兴泊证券
距离2022年王良临危受命已经过去三年。
1965年12月出生的招商银行党委书记、行长王良,将在半年后年满60周岁,触及退休红线。过去三年里,王良执掌下的招商银行,非息收入在股份制银行中始终保持第一,保住了“零售之王”的美誉。
6月25日,招商银行举行2024年度股东大会。时值招商银行股价重回新高,股东会的气氛比去年更为热烈。
“净息差短期内很难回到2%以上”
过去一年,股份行的的净息差水平纷纷降至2%以下。虽然招商银行凭借零售业务领先,为1.98%,但也同比下降了17个基点。2025年第一季度,招商银行净息差1.91%兴泊证券,同比再降11个基点。
在此前的年度业绩会上,招商银行就表示过“三低”金融环境不可避免。近日的股东会中,有股东再次对净息差水平表示担忧。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对净息差趋势表达了明确的观点:“回到2%以上,困难是比较大的。”
王良认为造成困难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。
第一,实体企业、地方政府在融资方面都希望银行进一步降息、降低融资成本;第二,从负债角度来看,银行的负债利息已经非常低。“无论是活期存款利率,还是定期存款利率,基本都是1字头,2字头以上的都很少。再往下降低,负债利率下降空间有限。”
王良对比了美国和日本银行业的情况。
“目前美国的银行业净息差水平达到了3%左右的水平。从疫情暴发之后,美国大幅地降低利率兴泊证券,后来货币宽松政策导致通货膨胀,又在2022年开始大幅提高利率至5%-6.25%的水平,这是美国利差水平三年来快速提升的原因,美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大幅上升。日本的银行业自1991年房地产泡沫爆裂之后实行0利率、负利率政策,持续20年都是这样的水平。”王良说,“利率水平的上升与经济增长、通货膨胀都紧密相关。中国经济如果能够继续保持高质量、中速发展,即5%的速度,每年信贷增长能保持在7%左右,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水平,那么银行息差水平也能保持在合理水平。”
王良认为,招商银行要学会在低利率、低利差、低税率的环境下生存。
“今年年初工作会议上,我们提出要加快四化转型。所谓四化,一个是要加快国际化的发展,就是使我们的业务结构能够适应‘中国企业走出去’的金融服务需求,而避免简单依赖中国市场经济的环境。比如日本的三大金融集团,它在海外的营收现在占比超过了50%。二是综合化发展,使收入更多元。第三是差异化发展,发展招行特色化优势。第四是数字化转型,降低成本、提升服务感受、防范好风险。”王良说。
“避免股价的大起大落”
从2022年到2025年,招商银行的股价走出来一个“深V”的行情,2022年叠加疫情反复、房地产风险加剧和该行自身管理层的“黑天鹅”事件,招商银行的股价从最高的47.88元/股跌至29.93元/股,全年跌幅超过30%。再往前追溯,2009年次贷危机导致了招商银行上市以来的第一次股价大跌。
作为一家上市公司,招商银行如何避开高风险事件,成为股东们纷纷关注的话题。
“我们招商银行上市以来出现了两次股市的大跌,一次是2009年次贷危机爆发,息差收窄比较快,盈利增长出现了负增长,导致股市大跌。2022年又一次出现了股市的大跌。我们确实需要认真地总结,吸取教训,避免股市的大起大落。”王良回应现场股东。
王良认为至少有三点教训。
“第一就是我们这两次下跌都是由于外部形势的变化,我相信我们要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,保持盈利的可持续性,最终价格会回归到价值。
第二,银行是金融风险行业,一定要管控好这个风险,只有持续地稳健经营,守法合规经营,企业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,才能够发展得更加长远。
第三,作为我们管理层来讲,稳健审慎、合规、遵纪守法,要从高管层做起、以身作则,只有以上率下,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,银行才能够走得更好。”
不过,王良认为,从整体回报来看,股东并没有明显的损失。他说:“我们从2002年A股上市、2006年H股上市兴泊证券,两次募集资金800多亿。上市23年来,累计现金分红4000亿左右,相当于募集资金的5倍。另外,我们在A股的年复合回报达到16.55%,H股的复合回报达到14.5%,为投资者创造了非常丰厚的回报。”
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